康复治疗费用统一由工伤基金支付,两大工伤康复中心至今已助八成工伤者重返岗位
羊城晚报记者 杨辉 通讯员 张达婵
广东是全国最早探索发展工伤康复工作的省份,目前已形成了全国最完备的工伤康复体系。外来务工人员在广东发生工伤,可以跟广东省的劳动者一样,获得系统的工伤康复疗养。目前400多名省内外工伤人员正在设备先进的白云工伤康复中心、风景优美的从化工伤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和疗养。
全国最大的工伤康复基地
据人社部门负责人介绍,随着工伤康复体系健全,现在广东工伤康复已经不再分本省、外省,统一由工伤基金支付埋单。
广东是国内最早开展工伤康复的省份,2001年全国首家工伤康复专门机构———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成立。目前广东已经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工伤康复省份:开放床位数1359张,各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116人,其中康复治疗师总数达到374人。软硬件条件的发展,目前外来工可以获得和广东本地劳动者同样的康复待遇。2011年,广东省全省顺利工伤康复的省内外劳动者,达到6102人。
同时广东工伤康复的设备、人才、康复效果也是全国最好。2011年11月18日,全国最大的工伤康复综合基地(国家级工伤康复基地一期工程)在广州白云区落成,康复床位总数400张,成为国内康复治疗类别最齐全、训练场所面积最大、技术人才最集中的工伤康复机构。中心拥有的香港及海外培养的高学历治疗师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有效保障工伤职工重返岗位
广东已经建立了“以医疗康复为基础、职业康复为核心”的工伤康复模式,实现了工伤职工从医院回归家庭、社区再到工厂的无缝链接,有效地保障了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回归社会。广东的这个模式被国家人社部在全国总结推广。在全国其他省份,外来工还享受不到如此完善的康复治疗。
“广东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康复治疗流程和规范的专业技术体系,在截瘫步行矫形器、烧伤压力治疗、系统的康复训练以及水疗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广东的工伤康复走在全国前列。”省工伤康复中心负责人介绍。
疗养费用工伤基金支付
在广东的工伤职工不用担心康复费用问题。省工伤康复中心负责人表示,根据广东新工伤条例,工伤职工住院的康复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伙食补助费按照不低于统筹地区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支付。经批准转统筹地区以外门诊治疗、康复及住院治疗、康复的,其在城市间往返一次的交通费用及在转入地所需的市内交通、食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支付。
助八成工伤职工重返岗位
据悉,广东工伤康复开展十年来,已累计为广东以及全国其他省市数万名工伤职工提供了医疗康复、职业康复以及社会康复服务,让82%的工伤职工成功重返工作岗位,让绝大部分工伤职工重拾自信,提高了生活的信心与尊严。
来自广西的东莞鞋厂工人程振贵:
遭大面积烧伤,康复疗养重拾信心
“2012年春节后上班不久,由于工厂里的化学品温度过高,高温蒸汽致我的脸、手、脚完全烧伤。”今年20岁程振贵来自广西玉林的农村,在广东已打工两年,出事前正跟着母亲一起在东莞一个广西同乡的鞋厂里打工,生产外贸的滑雪鞋。今年2月27日,一场工伤事故让他面部、四肢受到了极大损害。
在东莞的医院住了半年,程振贵的伤口愈合,但是满脸的烧伤痕迹,手部难以活动。当地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程振贵,外来工遇到这类工伤问题,可以到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做康复治疗和疗养。听到这个消息,程振贵的父母赶紧为孩子做了申请,并顺利通过了工伤部门的审核。
“我9月份顺利到位于白云区的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做康复治疗。这里的设备先进、生活很便利。在这里我和各地来的病友一起交流,相互鼓励。我又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信心。”
来自四川的番禺某工厂职工小赵:
上班途中撞伤脑,康复治疗盼奇迹出现
“他小孩出生不久,家里太穷,就从四川老家到广州打工,刚来一年,在番禺一家工厂上班。去年夏天一个早上,他骑自行车去上班的途中,被小车从后面撞了一下。由于后脑勺着地,脑部受到了严重损害。整个人一下子就不会说话、不会动。”小赵的母亲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医生开颅手术挽救了小赵的生命,但脑部的严重损害,让小赵失去了语言、思维、行动能力,只能坐在轮椅上,眼神痴呆。现在他成天流着口水,用手指拨动算盘都十分艰难。医生告诉他的家人,小赵的伤势不可逆转,他的整体情况类似3岁小孩。
“人社局告诉我们可以到这边进行工伤康复。我们就带他到从化这边来了。这里空气好,环境优美,康复师很专业。”小赵的母亲说,这段时间小赵手上的活动能力稍微恢复了一点。“比之前好一点点,康复还是有效果的,还是希望奇迹可以出现”。
广东工伤康复中心的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工伤康复一般是3-6个月,3个月会对效果做一次评估。“如果工伤者康复真的需要延长的话,我们会给专家委员会提出意见。广东省、广州市工伤康复审核方面的专家会做出评估,再看看工伤者的康复期需不需要延长。”这位负责人说,小赵的家人可以继续帮他申请工伤康复,只要专家批准,他就可在风景优美的从化工伤康复中心康复。
来自广东湛江的工人杨东明:
康复治疗6个月,记忆恢复手也能动了
杨东明是湛江霞山人,在当地一家面粉厂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从升降梯中将面粉搬运出来。2011年6月26日上午,当他独自一人搬运面粉时,从升降梯上摔下来,脑袋硬生生地砸在了水泥地上。
出事后,杨东明的脑袋被打开,清除里面大量的淤血,手术十分成功。手术后,杨东明坐立不稳、手臂动不了,思维缓慢。医生告诉他家人,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在省工伤康复中心康复6个月后,他现在记忆恢复,可以回忆起家里电话、门牌号,手上的运动也在渐渐康复。希望他康复后,调整好手脚,以后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就是最好的。”杨东明的母亲在一边说。
“本地劳动者、外地劳动者,只要在广东工作,享受同样的工伤康复待遇。一般康复第一步是让工伤者能够自我照顾,不麻烦别人。之后才是给社会创造价值。”省工伤康复中心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