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也有保险保障?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话题已经变为现实。羊城晚报记者从阳光人寿获悉,针对网游玩家的虚拟财产保险已经开发出来,成为另辟蹊径的全新险种。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保险市场,这一创新一旦成功,可能将成为保险行业争夺的下一焦点。
案例
虚拟财产频遭盗号威胁
网游界的虚拟财产规模有多大?根据文化部发布的《2010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互联网和移动网游戏市场规模合计达到349亿元,增长率为26.2%。其中,互联网游戏为323亿元,增长率为25.2%;移动网游戏为26亿元,增长率为40.7%。而我国的网络游戏用户目前已经突破1.2亿人。
对于这些网游玩家来说,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玩家账号或装备遭遇意外丢失、盗窃了,不少玩家因此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北京朝阳法院曾审结全国首例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纠纷案,原告某网游玩家李宏晨的一个网游ID所拥有的装备不翼而飞。虽然他与运营商多次协调,但都被拒绝。法院判令运营商对李宏晨丢失的虚拟装备予以恢复,并返还其购买105张点卡的价款420元以及交通费等其他经济损失共计1140元。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21名大学生中,53.3%的同学表示遭遇过账号、虚拟货币或者游戏装备等虚拟资产被盗问题。而360安全中心的调查更显示有超过七成的网友遭遇虚拟资产被盗问题。
分析
虚拟财产保险属责任险
李宏晨案件,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一、虚拟财产是否存在?二、现实法律如何裁定虚拟财产及其归属?三、如何在法律滞后的现实下寻求解决办法?在网游的虚拟世界中,玩家拥有一份“财产”已经是大多数网民习以为常的事情。因此,随着网络游戏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如何保护这些财产已经成为一个问题。除了立法层面,阳光保险开发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用户损失责任险”也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虽然该险属于创新险种,但目前还是归类为责任险,在操作上由网游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购买,按照保险合约来保障网游玩家以及自身的相关利益。比如,当网游玩家的游戏账号数据发生被盗或丢失时,如果管理数据的游戏运营商负有责任,那么就可能需要对网游玩家进行经济补偿,保险人则会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承担相关责任,在网游运营商赔偿玩家之后,保险人再向网游运营商支付相关赔款。
除了虚拟财产的保障,这款保险还开创了产品创新思路,比如还可以针对玩家在玩网络游戏时所面临的一些意外伤害风险进行保险设计。
作为一种开辟蓝海式的创新产品,大部分产险公司目前还只是处于“听说”阶段。平安财险方面表示暂时还没有涉及到虚拟产品的开发。而来自美国的专营产险的独资企业利宝保险也向记者表示,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新险种的诞生,但目前策略重心还不在此,短期内没有发展计划。“对于虚拟财产的保障,从行业来说,是件创新的好事。”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发展趋势来看,虚拟设备确实存在保险需求,保险利益充分,潜在市场巨大。”因此,会在保持密切关注的前提下,充分调研其可行性。
理赔勘定
引进第三方数据托管
不过,对于保险客户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损失时,保险公司又是根据什么来勘定包括价格认定在内的理赔,使得网游玩家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财产保险中可保财产,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以非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的,通常是指各种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在虚拟财产保险这个新领域中,保险公司并非专业的数据安全专家,难以带给用户权威性的认同,而网游公司又不能既当运动员又作裁判。
针对这一问题,阳光保险负责研发 “网络游戏运营商用户损失责任险”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鉴定的权威性,因此引进了第三方数据托管机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因此,针对游戏玩家对赔偿结果存在争议的现象,保险公司、网游运营商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三方将共同设立“宝物银行”系统,该系统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托管,为保障玩家权益提供数据基础。而这一系统和流程也将申请单独的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