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陈颖报道:本是养老钱,却在银行“力荐”下买了投连险,4年亏8千元。昨日举行的佛山金融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大型公益宣传日活动,银行理财产品纠纷成为投诉最多的问题。
“跟我吹得很好,却让我3万元的养老钱亏了8千元。”昨日上午,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佛山监管分局的摊位前,75岁的陈伯颤抖着拿着一张保单向工作人员投诉。他告诉记者,2008年的一天,他揣着一辈子省吃俭用省下来的3万元打算到禅城一家银行营业部打算存定期。可是大堂经理却告诉他,现在存定期不划算,应该进行理财,并向他力荐一款“基金”,并称银行多位职工已购。此外,买基金可以送保险。不过,4年过去了,陈伯没看到这份理财产品的价值变多,反而每年发现自己的3万块越变越少,2009年到2012年余额分别剩下2.13万元降至2.2万元。“很多次我要退出,可是他们一直说,再等等就会涨。”陈伯说,4年过去了,今年2月28日,该理财产品的价值仅有2.2万元,这意味着陈伯亏损了8千元。
记者看到,陈伯手上拿着的并不是什么基金,而是一款投连险。产品说明写着该产品是用于配置证券投资类型基金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我现在只是指望能够拿回本钱,利息就算了。”陈伯颤颤巍巍地说:“老人的养老钱都不易,希望不会再有老人家因此被误导。”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类似的银行理财纠纷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对此,佛山市银监分局局长刘克俭介绍,目前银监部门接到的金融企业投诉中,银行排队时间长、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不足、理财产品解释不到位、个别不适合投诉高风险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购买了高风险产品后引发纠纷最为常见。
刘克俭表示,为保障消费者权益,银监会日前要求禁止银行业以贷收费等七项存贷和收费乱象,已要求各银行在三月底前完成自查自纠。他说,接下来,银监将去现场督查相关收费是否已停止,如重点督查2012年3月后的信贷中是否存在搭配销售的情况、检查柜台服务、收费是否合规等。
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行长彭化非表示,2011年初,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指导下,人民银行顺德支行启动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试点工作。成立了由地方政府、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和人民法院共同组成的顺德区金融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推动辖区15家银行金融机构、5家保险公司和2家证券公司签订自律公约,并建立相关信息报送平台,建立了有效保护地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长效工作机制,为佛山市全面推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探索了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