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提起财险市场,大家的印象无外乎是亏损、不规范等字眼。经历了多年市场激烈竞争、全行业普遍亏损的局面之后,整个财险市场终于迎来了“黄金时期”:今年上半年,全国财险业保费收入2018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承保利润39.64亿元,实现承保盈利的公司2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3家。
大部分财险公司都于近日发出上半年捷报。本报记者获悉,今年1至6月,太保产险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加137%,高于其年度目标,其中车险业务实现承保盈利目标;大地保险全国34家分公司实现承保利润,上半年承保利润总额 2.41亿元,实现了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双丰收”;大众保险承保利润率为4.76%,综合成本率水平控制在行业前十位,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升等。
“以往依靠投资收益的弥补,公司才能实现盈利。但难能可贵的是,今年上半年是承保业务有了利润,终于摆脱了对股市的一味依赖。”一家财险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事实上,由于车险业务占据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大半壁江山,因此,整个财险行业实现整体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车险业务摆脱了“有规模、没利润”的经营困境。今年上半年,全行业车险业务顺利完成扭亏为盈,实现承保盈利22.7亿元。
在财险业人士看来,车险扭亏为盈,离不开市场竞争秩序的持续好转。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一系列旨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防范和化解运营风险、增强业务质量和保费充足率、控制保单获取成本的监管措施出台实施,中国财险市场的经营环境显著好转,市场秩序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各财险公司内控水平的提升逐渐改善。
据大地保险总经理蒋明介绍,重点发展优势渠道、集中发展效益业务,是车险扭亏为盈的策略。“自去年以来,我们主动调整舍弃的高风险业务,优质效益业务占比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在车险经营上,采取与4S店、汽车销售商等渠道的合作模式,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长效机制,并大力发展电销渠道。”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观点来看,今年以来财险业盈利能力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如下原因,包括保费充足率的显著提升、理赔管理水平的逐渐增强和现金流状况的不断改善。
首当其冲的是,监管部门旨在抑制恶性竞争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如今成效已显,对偿付能力的分类监管机制,促使保险公司对于业务盈利能力的诉求得到进一步明确。车险保费折扣率有所下降,对普通个人客户的普遍折扣水平由此前的20%至30%回到15%至20%,单均保费水平较2009年上升约5%。
与此同时,各财险公司普遍加强了对代理渠道的约束和精细化管理,支付给代理渠道的佣金更为灵活,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售出保单的赔付率水平挂钩,以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车险佣金率水平也出现了小幅下降。
另外,各主要财险公司进一步加强了理赔管理,理赔流程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而“见费出单”等措施实施后,财险公司运营现金流管理水平明显增强,应收保费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非现金收付”模式的运用也使财险公司现金流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投资资产累积速度显著提升。
【作者:黄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