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估夹缝里啃“硬骨头”
在偏远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会要求公估公司及时赶到现场,但公估公司的工作仅仅是查勘,连定损工作都捞不着
本报见习记者 刘敬元
近日,资深保险公估师陈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的国内保险公估市场。夹在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公估公司在只能“靠天吃饭”的情况下,得到的业务多是遭到保险公司嫌弃的“硬骨头”。
在这一充满“潜规则”的市场环境下,监管缺位也是不得不提的问题。保险业资深律师李滨就表示,地方监管人士已意识到,相较于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监管部门对保险公估公司的关注及监管不够。
去年四分之一
保险公估机构无业务
从业超过八年的资深保险公估师陈先生,亲手经办了无数大大小小的保险公估案子。在外人眼中这个领域的各种乱象,在他看来早已不是新鲜事儿。
保险公估公司就是一句话——靠天吃饭,哪个地方有事故了,公估公司就往哪边去。”陈先生如此形容自己从事的职业,这个属性就决定了保险公估机构的“饭”不好吃。
北京中高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滨称,从他接触到的情况看,保险公估公司的工作确实是既耗费时间和精力,佣金又有限。例如,在偏远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会要求公估公司及时赶到现场,但公估公司的工作仅仅是查勘,定损工作都捞不着。
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中介市场报告(2012)》,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32家,其中保险公估机构有325家,2012年全国保险公估机构共有81家无业务,机构占比达25%。
根据陈先生的经验,很多找到保险公估公司的公估业务不是保险公司自己不能做,而是保险公司有自己的考虑。
在部分专业性要求高的领域,承保的项目出现事故后估损难度较大,保险公司又缺乏相应人才时,不得不委托给更擅长这些业务的公估机构。“从国外情况来看,这一块是保险公估公司的主营业务。”陈先生称,后来发展到涉及“人海战术”的案件也交给公估公司去评估。
所谓“人海战术”是指某些案件评估的工作量大,比如某小区管道事故造成几百家住户受损,涉及面广时,保险公司本身的勘查、估损人员不够,又不太方便在分公司之间调动时,就会委托公估公司。“很多保险公估公司人员调动灵活,某些小规模的保险公估公司甚至可以在接到某单业务后,将全体人员派到事发地。”
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中介市场报告(2012)》,保险公估机构2012年估损金额同比增长25.5%至265.61亿元,不过,仅占2012年保险业实际赔付金额(4716亿元)的5.6%。
相关监管部门
对保险公估关注不够
李滨日前在微博上称,其在与辽宁保监局中介处相关领导谈起保险公估公司的现状时,对方坦承,多年来监管部门对公估的监管和关注相对于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而言还不够,典型的表现就是相关法律法规或监管文件很少。
目前,明确针对保险公估机构的监管文件仅《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该文件由保监会于9月29号修改后重新发布,并将于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其对保险公估机构的市场准入、经营、禁止行为、退出、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